【迷了嗎】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迷思,蒙特梭利理論也不例外。今天來聊聊常常被提到的 3 個迷思。
👉 移除障礙
迷思:移除障礙就是幫孩子做完或做好,這樣他/她就不需要面對挑戰,犯錯與挫折
移除障礙是蒙特梭利成人的重要角色之一。有趣的是,我們需要幫孩子移除障礙,就是為了鼓勵孩子在面對挑戰,犯錯與挫折時,還願意繼續的嘗試下去。之前在「flow」中有提到,當活動參與者評估活動的挑戰度比自己的能力高,參與者會感到焦慮;當活動的挑戰度稍微超出自己能力範圍時,參與者能從中獲得最大的滿足。
移除障礙是透過觀察到孩子遇到瓶頸時,提供他/她一些能夠成功的要素與鼓勵,讓孩子勇於繼續嘗試。直到有一天,孩子會因不放棄以及不斷的努力,成功的克服困難。這就是孩子從內自我養成自信心,自尊心與自我肯定的過程。
👉 自由
迷思:自由就是隨心所欲,只要想做,做什麼都可以
自由是個權利。要享有這個權利前,必須先有自律的能力。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動作,言語,情緒,所為,思想,自由是危險的。
自律的養成,也是透過重複練習的過程才有可能發生的。首先,環境必須提供:
1. 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
2. 讓孩子體驗選擇的真實與自然後果
3. 限制
體驗自由選擇與其自然的後果 —> 建立邏輯判斷,滋養孩子的智力
智力 —> 幫助孩子下次做選擇
重複透過體驗學習 —> 增強智力 —> 孩子學習做更好的選擇
在沒有外力介入下,主動做好的選擇,就是自律。
換句話說,擁有自律的能力,表示孩子可以自發性的做好的選擇,於是他/她就能被賦予更多的自由。
👉 有限制的自由
迷思:限制就是多重侷限孩子的規範,限制下的自由是假自由
其實,蒙特梭利環境中所說的限制很簡單,就是愛護自己,他人與環境。對我來說,這是為人基本的道德觀。在這個大框架下,孩子有自由選擇的機會。
舉例幾個在蒙特梭利環境中有限制的自由:
1. 孩子只能從環境中的工作裡做選擇
聽起來好像很不自由。其實成人會透過觀察建立對孩子的深度理解,然後即時的依照每個孩子的興趣與發展需求來替換與安排環境中的工作。
2. 孩子只能選擇成人示範過如何做的工作
成人的示範是為了讓孩子知道如何在不傷害自己,他人或環境的狀況下做一項工作。成人介紹給孩子的工作會是符合或稍微超越孩子能力的。如此不但能輔助孩子的發展,更能讓孩子樂在工作中。
3. 孩子在大框架下,能夠自由與獨立的工作
如果孩子在工作時,傷害了自己,他人或是環境,成人就會介入。但不是懲罰或恐嚇,而是redirect (轉移)到另一個更適合孩子需求的工作,重新示範工作或是問孩子成人是否也能試試看。這時,成人其實在移除障礙,提供能幫助孩子成功的要素。
才說了 3 個迷思,就發現為什麼蒙特梭利理論的迷思很容易發生,因為每個議題都環環相扣,又錯綜複雜。不過,這好像也是它迷人的地方。
.
.
.
.
#理論輕鬆講
#蒙特梭利在我家
#意在育兒 #mind4parenting
相關小文
「flow」https://reurl.cc/nzagql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